近日,陜西鼓風機(集團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陜鼓”)公布今年上半年總銷售訂貨額達266.51億元,同比增幅149.24%,營業收入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呈兩位數以上增長。陜鼓集團董事長李宏安表示,陜鼓近年在綠色能源改革中,以能源互聯島建設為重心,為引領綠色能源變革與發展增添了創新引擎。
“陜鼓能源互聯島是從能源生產、輸送、配給、轉化和消耗五個方面,構建的一套完整的能源體系,它具有‘供給側、需求側、技術側’的互聯三特征。” 日前,陜鼓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李宏安表示。
2017年,陜鼓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工業園區建成了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,打造了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、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。近年來,在綠色發展理念驅動下,能源互聯島作為陜鼓的重點項目也在不斷創新。
李宏安認為,在供給側方面,陜鼓能源互聯島打破傳統的冷、熱、電、風、水、廢、氣、油、(交)通等能源供給側的壁壘,實現多能源開放互聯和綜合利用,最大化利用太陽能、地熱能、污水余熱、工業余能、儲能、生物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,形成開放互聯的分布式綜合能源系統。
在需求側方面,陜鼓能源互聯島實現了能源低損耗甚至零損耗、端對端零損耗傳輸、選擇路徑傳輸、低成本儲能等。在能源使用上實現了節能、節本、綠色三個維度的互聯。
在技術側方面,陜鼓能源互聯島采用雙向傳輸、無線傳輸等技術,實現能量的雙向傳輸,借力大數據、5G等實現通信的無線傳輸,以開放對等的接入形式為能源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保障,支撐需求側響應和虛擬電廠等的應用,緩沖或解決用戶生產的電能并網時對大電網的沖擊,助力大電網穩定運行,實現了供給側與需求側互聯、互享、互為市場、互為資源。
“陜鼓能源互聯島形成開放對等的信息-能源一體化架構,真正實現能源的雙向按需傳輸和動態平衡使用,促使能源傳輸網絡的智慧化。”李宏安說。
此外,能源互聯島也作為陜鼓入局新基建的重要力量。據了解,陜鼓已與國家電網戰略合作,躋身能源領域“數字新基建”重點工程項目布局,推動5G時代下的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向新征程。并持續推進傳統工業向高端、智能、綠色方向快速升級。
微信公眾號
Copyright ? 2019-2020 版權所有: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 京ICP備05039447號-3 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